教育孩子到博物館就可以了

  數天前參與了某服裝品牌舉辦的義工活動, 感觸良多。先簡介一下是次活動: 是次活動為義工計劃中的頭炮活動, 到香港濕地公園服務, 時數為九小時。之後還會有其他義工活動, 做夠一定時數便可獲取該品牌的指定產品作獎勵。

  該品牌的大熱產品為功能性十分高的靴; 當天一去到原來隨行的參加者, 除了和我一樣在網上報名的十多位外, 還有多位品牌的員工和 VIP 客戶。去到濕地公園後, 再乘車進入該品牌的專屬服務區域 (那一帶是禁區, 只有特定義工才可進入)。品牌大佬簡單而隆重地進行了開首演說, 自信地問現場的人猜猜該品牌 2012 年在全球總共服務了多少千小時 (thousand hours), 在沒人回答的情況, 一向多嘴的我就喊了 three 出去, 他就自豪地回應是 twelve thousand hours, 並再說明一下除了賺錢, 也要回饋一下社會。那一刻我是聽得頗入耳, 頗舒服的。

  正當大伙兒興致勃勃地展開除草的工作, 大概熱完身後, 負責人就喊停了, 說是時候吃飯, 我想, 大概服務了二十分鐘吧。然後就有一大堆手套要洗, 真無謂...在霸權大家樂吃完飯後, 由於要等待導賞員, 所以有大概一小時的自由時間。我和其他數位在網上登記的參加者都很有興趣了解更多, 所以一起在展館內參觀, 學習一下。同時間, 有一堆國際學校的小學生也在濕地公園參觀。他們好不興奮, 到處跑和學習, 完全展現了兒童的好奇心。那一刻我十分感觸和無奈, 感觸是覺得香港普遍學生都被打壓和倒模, 令他們失去個人的獨特性, 不再有主動性和好奇心, 我告訴自己如果有孩子一定會多帶他們到博物館去, 讓他們自己到處跑, 而不是綁著他們在課室內失去整個童年; 無奈是看著那班被勞動異化的員工, 雖然大部分都一起穿著該品牌最受歡迎, 聲稱挺有高性能和耐用的靴, 卻都坐在一起, 對展館零興趣, 與同場的小學生形成強烈對比。可能他們平時工作真的太累了吧, 對其他東西都失去興趣了, 我還白痴的想著學海無涯, 是否有點不現實? 我再告訴自己, 不能讓自己變成如此模樣。

  活動尾聲進行簡單的檢討會時, 不少員工都發言表示服務時間太短了, 希望可以延長一點。還好, 他們是有心的, 我倒有點安慰, 畢竟不是全部商業機構都是無恥的。期待下次活動, 可以真正服務到別人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