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論 10 years challenge
【10-year "challenge"】
最近很多人玩 10-year challenge,Facebook news feed 有種久違了的熱鬧,及人性。
那些 post 雖然大多來來去去都差不多,都是主角想向大家呈現出來的十年轉變(留言也很配合,不少人附和:「一樣樣喎」)但我還算喜歡看——起碼知道很多人還健在。
但另一方面,我又隱約覺得 10-year challenge 有點缺欠。直至看到藝術家黃宇軒的一個 post,突然發現這種鬱悶感何來。
// 你知道十年前大家在玩什麼 social media 的遊戲嗎?2009 年 1 月,facebook 上流行,寫 16 件關於自己的事情,然後 tag 16位朋友,著他們也寫,寫寫自己。一時之間,facebook 上充滿了好好讀的文字。如今,文字好像已被淘汰般。
那時我非常認真地,用了16段去書寫自己,疏理自己(認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十年前寫的16段字太扮野,我已無法面對那個自己。
照片與容貌,太容易面對了,思想和腦袋的變幻,才難以直視。//
說得實在太好了。外表的轉變,實在太不痛不癢,也太容易面對了。尤其是對於 20 - 40 歲的人,十年或在臉上、身上留下痕跡,但通常無傷大雅。No harm。
可是想法呢?價值觀呢?就不好裸裎人前了。為什麼?
有朋友同意黃宇軒的說法,認為 social media 的發展,令大家再不善於用文字表達自己,正如現在若有人呼籲玩「關於自己的 16 件事」,反應大概寥寥:大佬,要我寫段字講自己,咪啦——君不見許多人在 FB、IG 寫「長文慎入」,結果一按原來只有 3、400 字?仲少過小六作文。
但除此以外,更可能因為:要真誠而坦白地思考自己十年來的轉變(外表以外),是一件極其需要勇氣的事。
試想:
你當時身邊的伴侶、朋友是誰?現在他們在哪?
你的家人呢?關係跟十年前有何分別?
十年前的夢想,今天放棄了嗎?
十年前想實行的事,現在做了嗎?
十年前默唸著始終一天會改的惡習,改正了嗎?
十年來,你妥協多少?堅持多少?背叛多少?
你的家人呢?關係跟十年前有何分別?
十年前的夢想,今天放棄了嗎?
十年前想實行的事,現在做了嗎?
十年前默唸著始終一天會改的惡習,改正了嗎?
十年來,你妥協多少?堅持多少?背叛多少?
再簡單一點,用《給十年後的我》歌詞: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 能令你無悔 驕傲嗎?
那時候你所相信的事 沒有被動搖吧?
那時候你所相信的事 沒有被動搖吧?
對象和緣份已出現 成就也還算不賴嗎?
旅途上你增添了經歷 又有讓稜角 消失嗎?
旅途上你增添了經歷 又有讓稜角 消失嗎?
軟弱嗎?
你成熟了 不會失去格調吧?
當初堅持還在嗎?
刀鋒不會 磨鈍了吧?
你成熟了 不會失去格調吧?
當初堅持還在嗎?
刀鋒不會 磨鈍了吧?
老練嗎?
你情願變得 聰明而不衝動嗎?
但變成 步步停下三思 會累嗎?
你情願變得 聰明而不衝動嗎?
但變成 步步停下三思 會累嗎?
快樂嗎?
你還是記得你跟我約定吧?
區區幾場成敗裡 應該不致 麻木了吧?
你還是記得你跟我約定吧?
區區幾場成敗裡 應該不致 麻木了吧?
快樂嗎?
你忘掉理想 只能忙於生活嗎?
別太遲 又十年後至想 快樂嗎?
你忘掉理想 只能忙於生活嗎?
別太遲 又十年後至想 快樂嗎?
這些問題,沒錯都很 challenging。正因如此,假如 10-year challenge 可以給大家這樣的反思空間(而非「你個樣有無變過」式娛樂),可能會更有意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