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的電子生活
(28/09/2011)
上星期五的晚上五﹑六時, 我從灣仔回家的路途上, 總覺得自己怪怪的, 與潮流格格不入的。雖然我從來都喜歡獨來獨往, 從不隨波逐流, 但不知為什麼, 上星期五從灣仔乘港鐵回西灣河時, 總覺得自己比平時更鶴立雞群。我不禁細想, 是我的問題嗎?
我一步入列車, 就看到幾乎所有人手上都在聽音樂﹑或拿著一部智能電話, 又或是平板電腦, 專心致志地玩個不停。不論是老年人﹑ 白領們還是年青人, 大家都與自己的電子產品交流交流。我感到很不自然, 所以急步走入第二卡車廂, 心裡默默希望車上會有一點兒人聲。可惜第二卡車廂亦靜得叫人心寒。我受不了, 立刻於人潮中擠往另一卡車廂, 但情況依然如此。我放棄了, 沒有再走往另一卡車廂。雖然列車上擠得肩摩轂擊, 但人們卻一語不發, 全神貫注地與自己的電子產品談笑風生, 嘈吵得叫人心煩, 亦謐靜得叫我心寒。
一向對所有事都覺得沒甚麼大不了, 自我感覺良好的我, 在此時此刻, 呆了。自小生活於香港這個彈丸之地, 對很多事物都司空見慣。香港是個標準都國際大都市, 生活水平高﹑人均收入高﹑國民生產總值亦高。都市人白天都在為錢奮鬥, 回家時當然想放鬆一下, 所以隨身聽﹑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就是他們的恩物。人們每天都純熟地把玩手上的電子產品, 漸漸地, 人們不再談天說地, 亦慢慢習以為常。都市人將來會變成怎樣? 我真的不禁想像!
想著想著, 原來已到了柴灣, 我坐在一旁, 看著一群機不離身的都市人步伐一致地離開, 突然覺得他們真的很像機械人, 一群生活規律﹑每天都在循環日程安排表的機械人。想到這裡, 我不想再想下去了。是我想太多了嗎? 可能他們都是在與朋友Whatsapp吧, 我希望。但為甚麼不與旁邊的朋友聊天呢? 難道聊天會比看電影﹑玩遊戲累嗎? 難道與身邊的朋友Whatsapp會比直接聊天更富情感和樂趣嗎? 我百思不得其解, 是我與時代脫節了嗎? 究竟是人主宰時代, 還是時代主宰人?
「喂!你在這幹嘛?」震東的一句把我從無邊無際的思考中拉出來, 久違了的人聲也嚇了我一跳, 我在東張西望, 留意到有數群人在聊天, 沒有留意原來他已坐在我身旁。「沒甚麼拉, 剛才當了傻子, 在發呆忘記了下車, 現在坐回去。」我如夢初醒地答他。「你幹甚麼來? 今天早上你還在耍帥啊! 竟然在自認傻子? 是不是給女朋友甩掉了?」他笑著問道。原來平時一面正經的他也頗「八掛」, 真是無奇不有啊!「你自己猜吧, 我要下車了, 等會加油唷!再見!」我步出車卡, 瀟灑地與他道別。
從柴灣往西灣河的車途上, 雖然只有一小撮年青人, 但全都有和朋友談天, 有些更激動到手舞足蹈。真的是我想太多了, 並不是全都都市人都沈淪於電子產品中的。至少我﹑震東和其他的年青人, 在享受電子產品所帶來的方便和樂趣時, 仍會尋找其他快樂, 一些錢財買不了的快樂 – 現實中交流和建立的情, 人與人之間的情, 無價的情!
(筆者曾於數次從港島中西區乘港鐵回港島東時, 親身經歷幾乎整個車卡的人都在把玩電子產品, 實在令我覺得有點兒恐怖, 我並不是想針對喜歡電子產品的人, 但衷心希望大家能夠在享受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好處時, 能夠適可而止, 以免玩物喪志。筆者是過來人, 曾於高小和初中時終日沈淪於線上遊戲中, 對其他事毫不過問, 幸好中二時被拉去做義工, 改變了一生。筆者並無意班門弄斧, 但發覺自從智能電話被發明後, 都市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加統一, 就是與它們為伴, 短則令大家的視力變差﹑手指痛; 長則令大家和別人的溝通愈變愈少, 溝成無形的隔膜。所以筆者衷心希望本文章能喚醒都市人對電子產品的迷戀, 不再忽略身邊的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