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 為誰而改?

(21/09/2011)

  早前跟朋友們談及近來的城中熱話 - 李克強訪港所帶來的爭議。由於筆者是一名頗關心社會的中學生, 所以對此事十分關注, 亦想與朋友們分享一下彼此的看法。意談之中, 筆者發現理科生普遍地比文商科的學生對政治和時事冷淡。筆者細想下, 認真此現象並不出人意表, 畢竟香港的學生就是要為考試而讀書啊! 我並不反對競爭, 但我不禁懷疑通識科的成效。(筆者正就讀中六, 即334新學制的白老鼠)
  教育局實施教育改革和通識科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全方位學習, 學懂批評性和多角度思維。但問題是, 若學生並不關心時事, 沒有基本的知識, 又如何能夠作出思考呢? 坦白而言, 現時香港有不少通識科老師都是「臨時拉夫」去執這條迷幻的教鞭。作為其中一名學生, 我十分興幸自己有一名很熱心的老師, 確實令到我對時事的興趣大了。但說穿了, 香港的學生的目標還是考試。我的老師近來亦改變了教法, 比以前更針對考試。我並不怪她, 在這個以成績掛帥的社會裹, 有誰可以真正地「求學不是求分數」?

  這一切亦帶出另一個問題, 究竟近年來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教改, 是為了誰去改? 作為最直接的持份者, 我不禁問, 為何教育局從來都沒有諮詢我(學生)的意見? 香港的教育改革, 不是為了香港的學生而進行的嗎? 教育局沒有考慮本地學生的情況, 只盲從外國的做法, 這只會令香港的學生學習事倍功半, 成效亦會與當初教改的目的背道而馳。

  南朝時, 有權有勢的士族對國家毫不關心, 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對國家安危置身度外, 令篡弒奪位之事接連發生。飽讀詩書的香港學生們, 將來會否變成這樣呢? 但願不會。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