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亡羊補牢
(30/09/2011)
短短兩個月內先有溫州動車追尾事故, 再有上海地鐵追尾事故, 實在令人不敢苟同國產列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碰巧港鐵又已與長春軌道客車簽訂合約,斥資14.01億港元訂購西港島線及南港島線列車。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所以作為香港人, 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據7月25日的《文匯報》報導指, 南港島線的列車是全自動無人駕駛,成為中國境內第一列無人駕駛地下列車。雖然港鐵發言人昨重申,有關列車最終會否無人駕駛,暫仍未有最後定案。然而, 即使有人駕駛, 類似意外同樣可以發生, 今次上海的列車就是一個切合不過的例子。所以港鐵必需盡快了解其所購買的列車的安全性, 以策萬全。
雖然列車並不是追尾事故的唯一原因, 但這並不等於港鐵可以輕視此次事件。港鐵發言人強調,港鐵列車設有「自動列車保護系統」防止追撞意外,假若兩列車的距離低於安全標準,後車會自動煞停。不錯的系統, 頗好的說法啊! 二零零五時, 泰國地鐵發生了地鐵追尾慘劇, 當時的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運營安全處處長的朱效潔, 就斬釘截鐵地打下保票說「上海地鐵不會發生類似泰國追尾事故。」, 並指出萬一電腦控制中心出現故障信號或是信號中斷, 當下各相關區域的列車開行等相關作業就將立即自動停止,啟動剎車系統, 車子停下了,就最大限度地確保了安全。
就如政府廣告所言, 「意外, 即是意料之外」。無人希望意外發生, 但我們必需盡我們最大努力去阻止意外發生, 以免造成人命傷亡。港鐵一直以來都對是否有購買國產列車的公眾疑問迴避, 拒絕正面回答。在關乎人命的前提下, 港鐵理應盡企業社會責任, 加強透明度, 盡快公開有關資料, 以釋市民疑慮。在必要時, 港鐵必須作出取捨, 必須緊守安全第一的原則。
而政府作為港鐵的最大股東, 絕不能置身事外, 理應加強監察。倘若香港出現類似的列車事故, 不單會造成人命傷亡, 更會令市民對港鐵和政府失去信心, 影響政府管治威信。若旅客亦對之失去信心, 屆時對旅遊業的衝擊將難以估計。事故的後果, 可謂不堪設想!
所以懇請港鐵盡快加深了解所購買的國產列車之詳情, 以及公報詳情, 以釋疑惑。所謂「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趁現在南港島線還在建造中, 港鐵理應未雨綢繆, 而不是在事故發生後才亡羊補牢, 皆因只怕為時已晚。在此借用早前蔣泓鋒的語句來呼籲港鐵, <勿為一片芝士忽略大局利益>, 請盡快向市民公開其所購買的國產列車的詳情!
留言